边读边写亦快乐 ——《联谊报》《文艺报》:李郁葱、峭岩、林莽诗文讯漫读 □蔡启发
作者:蔡启发 发布时间:2023-11-02 浏览量: 打赏次数:0 点赞:0
边读边写亦快乐
       ——《联谊报》《文艺报》:李郁葱、峭岩、林莽诗文讯漫读
 
□蔡启发
 
 
 
        今年以来,浙江省政协主办的《联谊报》,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文艺报》,就像“冰山上的来客”不请自来。这个意外的收获,让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两份报纸都非我所订阅,为什么就这样隔三差五来到了我的家?对于这两个常客,这里就没有必要去作细究。既来之则读之,我也就这样成了一个忠实的读客,用时下话说就是粉丝了。
 
       关于阅读这两份报纸,我的惯式是其他几个版面一般是浏览即过,重点是放在文艺版上。因为这里才是我的学习园地,这里才会时不时带给我的颇多惊喜。
       今天打开信箱,首先翻看的是这张《联谊报》,我浏览一下各个版面。“文艺版*浙江潮”专栏映入眼帘的当属李郁葱的《隐形的金鱼井》。这篇两千多字的随笔,讲述了杭州这座现代化城市,隐藏着一些鲜为人知的地名与乾隆皇帝的许多趣事。文思泉涌又慢慢道来,读得我意犹未尽。亦觉得足足过了一把瘾!
 
       回想杭州,它是我早年学习和生活过几年的地方。我曾多次留恋说:最忆是杭州!而杭州的美除了都市的繁华、西湖的美景,更多的可能要数杭州的美女了。“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它成了我擦肩而过的一生向往。
 
       出生宁波定居杭州的李郁葱,他的工作单位在《杭州日报》文艺部,是浙江的实力派诗人,他是我一直以来比较喜欢的诗人之一。近几年,我与他有过多次的谋面。印象特别深的是去年五月,以象籍定居上海的诗人韩高琦,以他为理事长的《原则》诗歌联盟理事会,在台州的椒江举行了一次有关《原则》诗歌奖的落实事项的活动,我因为在椒江的方便而被邀列该活动。活动结束后,当然就要“拿酒来”,我们就成了握过手喝过酒的诗人朋友。
 
       也是去年的杭州图书馆,参加省纪委诗人陈灿,他由红旗出版社出版的新诗集《士兵花名册》的发布会。会前我们不约而同,相旁而坐,作为纪委线上的上司老师和老朋友自然就亲密无间了。那晚,我们几人在一家敝开式的大众化茶厅一角交流着,一聊方休。
 
       说到《文艺报》,可是满报满眼都是文艺。也自然,最吸引我眼球的当属原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副社长兼编审峭岩的边看边说,即《话说成然的人格骤变》——电视剧《归去来》琐谈。这部电视剧我没有看过,但在峭岩先生的文章里,我读到了别有一番风情万种。跟随他的言说追逐着剧情,顿生“富二代”的揪心。当然,引用峭岩先生的原话:“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说到峭岩,我是通过西藏军区吴传玖少将认识的。多次的相聚交流,我们结下了深情厚意。记得去年十一月北京的万寿宾馆,他作为中国新诗百年全球华语诗人诗作评选的组委成员出席了会议。我是作为百名实力诗人的获奖代表参加领奖的人。当碰见他时,我随口叫了一声峭岩将军,他非常亲和地说了一句:“启发,你不要叫我将军,我们都是朋友,就叫我先生或者老师吧,今后也一样。”我听了当即遵命改口,就叫了他老师。从这个小事看,足见一位将军的大度风范和睿智情怀。
 
       峭岩先生不但是一位我国著名诗人和评论家,更是一位诗坛的活动家。你光是从他的这些头衔:中国国际书画艺术学会委员、中国诗歌学会常务理事、《华夏诗报》执行总编、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华夏新诗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军事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等,看出他的活力与魅力。
 
       今天,当我一早读到他的文字,一股亲切感扑面而来,一种亲和感由然而生。这正像他在剧谈中所言:“回到《归去来》,思想穿透力......让我有昂扬振奋之感和释然”一样。
 
       最后要说一下一则《诗歌界研讨林莽诗作》的消息。文称: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和廊坊师范学院联合举办林莽诗歌创作研讨会云云。林莽也是我所尊敬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我喜欢读。他作为白洋淀诗歌主要成员和知青年头重要代表诗人,他的诗整整影响着中国诗坛,也影响着包括我在内的一拨人。
 
       我是2005年,在北京朝阳区文化礼堂,巧遇上台州的诗人、黄岩经信科技局李建军。他也是来参加由《诗刊》社举办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暨全国百名诗人相聚北京的系列诗歌活动会的。会上,我们同时认识了林莽先生。后来,我与他还有过书信的交往。我的书房藏有他的多部作品。在2007年,我还写过一篇《寂静中寻求水的情趣》——解读《林莽诗选》。尽管水平有限,但我读我写这是认真的用心的。后来,这篇读文被我收录在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在河之洲》一书里。我一直认为,读就是学习,写就是实践。当然,读也好,写也罢,这样的过程,是快乐的享受,愉悦的陶醉。我个人的体悟,也是一般人难以体会到的。
 
       一份《联谊报》、一份《文艺报》,两份报纸带给我边看边写的快乐,“谊艺联文”如一泓梦幻般的清泉,让我丢开其他,手捧手机如跌入谷中,或者说,游泳于文字的海鲜。尤其是边看边回忆,边读边搜索资料,除了接了一个诗人从上海打来的电话,可谓一气呵成上述文字。从上午8:38分到中午的12:33分完成,这样的阅读与享受,的确让我有一醉方休才作罢意味。
 
(2018年6月8完成于手机记事本)
 
 

 

作者简介: 
蔡启发,宁波象山人,现居台州椒江,长期从事水利行政管理和纪检监察工作,出版诗著十部,其中评论一部。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歌月刊》《十月》《青年文学》《朔方》《绿风》《上海诗人》《中国诗界》《星河》《天津文学》《新华文学》《牡丹》《诗林》《江河文学》及美国《休斯敦诗苑》《海华都市报》,菲律宾《联合日报》等100多家报刊。获中国新诗百年百名实力诗人奖,改革开放四十年征文现代诗歌特等奖等三十多次。有论文被编进大学教案例文和收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资料,2018年1月在北京鲁迅文学院召开作品研讨会。应邀于2019年7月参加中国诗人艺术家,赴俄罗斯参加莱蒙托夫诗歌音乐节,暨出席中俄诗歌高峰等论坛系列活动。应邀于2023年9月参加地中海第42届世界诗人大会,并开展中国-意大利、中国-希腊、中国-葡萄牙、中国-西班牙等各项诗歌交流活动。中国水利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水利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科普作家协会诗创委副主任。
点赞
打赏
网友评论 共有 条评论
    作者信息
    作者笔名:蔡启发
    加入时间:2022-06-07
    所在地区:浙江省,台州市
    蔡启发,写诗也写评论,出版诗著九部。迄今在美国《休斯敦诗苑》菲律宾《联合日报》《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歌月刊》《十月》《青年文学》《绿风》《上海诗人》《朔方》《中国诗界》《星河》《国家诗歌地理》《海外文摘》《天津文学》《牡丹》《诗选刊》《西部散文》《北部湾》《诗林》《当代诗歌》《火神》《廊坊文学》《辽宁散文》《固原日报》《川东南周末》《浙江日报》《经济生活报》《原州》《哈达山》等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大量作品。有评论文章被编进大学教案例文和收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资料。获新诗百年百名实力诗人奖、钱塘江诗会征文三等奖、香港第二届紫荆花杯优秀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现代诗歌特等奖等30多次。获《关雎爱情诗刊》评论奖后加盟该刊任执行编委。曾任全国黄芽杯诗歌大赛评委、电力杯廉政文学大赛评委、乌药杯诗歌大赛评委、妇女干部论文赛评委。现任《大别山诗刊》特邀评论,《诗原野》顾问兼编委,乌托邦诗社编委,《中国诗界》执行副主编。应邀于2019年7月参加中国诗人艺术家赴俄罗斯参加莱蒙托夫诗歌音乐节暨出席中俄诗歌高峰等论坛系列活动。
    进入诗人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