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诗【33】||现代农业的哀伤 ——《土豆》赏析
作者:蔡启发 发布时间:2024-05-15 浏览量: 打赏次数:0 点赞:1

读诗【33】||现代农业的哀伤

       ——《土豆》赏析

□蔡启发

 

 

 

 

李建军的这首《土豆》,以一种善意的写作方式,假借对“后工业时代的花园”里“土豆”的命运进行了沉重的刻录,笔法看似轻松潇洒,但通读诗歌后觉得,所反映出的是农业革命中深层次的东西。一个严肃、冷峻、刻不容缓的问题已摆在国人的面前,发人深省和值得思考!

 

诗的开头虽然诗人注入了人性化的元素,比如:“盛夏的亲吻不再强大/蹦蹦跳跳地前行” 这样的句子,也简述了“土豆”的外形、长势、生长环境等,但是还是隐约道出了由于日头的暴晒而发紫,以及泥土被污染所造成的种种潜意识的哀伤。

 

大家都知道,土豆又叫洋芋、马铃薯等,是一种介于粮食或蔬菜的作物,也是老少皆宜的普天下食材。因其不论高山和平地都好种易种,以及它生长环境适应性强、且产量高等诸多优点深受百姓大众的喜爱。如果你能耐住性子稍作烹饪,也不难成为一道美味佳肴。但在诗人李建军的眼里,“这又鲜又嫩的圆月/从旧朝代池塘/瞬间滑向/后工业时代的花园”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在这里我们还得从“后工业时代”里去寻找一些答案。

 

所谓后工业时代也不是反对工业时代的“旧朝代”,更不是重新回到农业时代的“池塘”。正如美国社会学家贝尔先生说的那样:“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区分为前工业社会,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在前工业社会里,占压倒多数的劳动力从事包括农业、林业、渔业、矿业在内的采集作业,生活主要是对自然的破坏带来的诸多挑战。”

 

我们追溯或者钩沉往事,探寻了后工业时代的本源,也就知道它与农业的密切关系。那么,时下说的现代农业就是指生物农业,就是用生物制剂来降解和降低有机磷农药等的残留成分。我这里兜转了一大圈,意思还是无法“让紫色的抒情抚平泥土的伤痕”,只有抛开“坚守沉默是金的诺言”才对。也就是说,那种似乎有着歇斯底的《现代农业的哀伤》,所以,我们不得不去作彻底的考量一番了。

 

在诗歌中,看得出“土豆” 这种食材并非安全和多多益善的了。原因是土地的逐渐污染、大棚的催生栽培、化学肥料的供养等等,这些人为的拌和。正如我的朋友佘景艳所说的那样“现在有些农产品,经过再加工就变了味,比如土豆吧,在农民手里还是好好的,经过商家第二次转手倒卖,土豆不再是原本土豆,为了好卖商家可是绞尽脑汁,泡在什么化学制品里,它就显得光滑,吸引人的眼球。”为此,在“土豆”成为盘中餐时,也有可能日益影响着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就像“它熔尽骨肉里一点一滴的金子/面对普天下沧桑的灵魂/又堆积成一个一个的药罐”一样令人担忧。之所以,有人提出可以使用神奇的“806广谱一号”来代替化肥和农药,这更不只是农业专家单一所关注的一相情愿的事了。

 

读全诗,似乎地道的将人引入“后工业时代的花园”,来达到反思“现代农业的哀伤”的目的,它无不透视出李建军对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中,人与自然和谐生存的深深担当。诗的现代性、前瞻性、前卫性,尤其是民生的关乎程度和人本的诗学理念,不泛成了这首诗的艺术亮点和精妙之处。

 

 

 

 

【附原诗】土豆

□李建军

 

 

 

椭圆的光泽,密密集集

是呼啸的落日森林

让紫色的抒情抚平泥土的伤痕

盛夏的亲吻不再强大

蹦蹦跳跳地前行

坚守沉默是金的诺言

 

就算流浪吧

让双脚丈量大地

下一盘巨大的棋

即使一生一世埋入黑暗

也让视野长出火焰的种子

这又鲜又嫩的圆月

从旧朝代池塘

瞬间滑向

后工业时代的花园

 

默然地穿越刀山火海

它熔尽骨肉里一点一滴的金子

面对普天下沧桑的灵魂

又堆积成一个一个的药罐

 

 

 

【李建军简介】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台州市黄岩区作家协会顾问,台州市作家协会诗创委副主任。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十月》《星星》《青年文学》《诗歌月刊》《上海诗人》《星河》《天津文学》《诗选刊》等刊物,入选多种诗歌选本。出版诗集《飞翔的泥土》《拯救冬天》。曾荣获《海外文摘》文学奖等奖项。

 

 

 

【蔡启发简介】

中国水利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科普作协诗创委副主任。出版诗著(评论)十部。作品散见《人民文学》《青年文学》《诗刊》《星星》《诗歌月刊》《十月》《浙江日报》《朔方》《绿风》《当代诗人》《上海诗人》《星河》《中国诗界》《天津文学》《诗林》《新华文学》《牡丹》《江河文学》,美国《休斯敦诗苑》等报刊。获新诗百年百名实力诗人奖等三十多次。开展和参与中国-俄罗斯、中国-意大利、中国-希腊、中国-葡萄牙、中国-西班牙等各项国际诗歌交流活动。

点赞
打赏
网友评论 共有 条评论
    作者信息
    作者笔名:蔡启发
    加入时间:2022-06-07
    所在地区:浙江省,台州市
    蔡启发,写诗也写评论,出版诗著九部。迄今在美国《休斯敦诗苑》菲律宾《联合日报》《人民文学》《诗刊》《星星》《诗歌月刊》《十月》《青年文学》《绿风》《上海诗人》《朔方》《中国诗界》《星河》《国家诗歌地理》《海外文摘》《天津文学》《牡丹》《诗选刊》《西部散文》《北部湾》《诗林》《当代诗歌》《火神》《廊坊文学》《辽宁散文》《固原日报》《川东南周末》《浙江日报》《经济生活报》《原州》《哈达山》等一百多家报刊发表大量作品。有评论文章被编进大学教案例文和收入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资料。获新诗百年百名实力诗人奖、钱塘江诗会征文三等奖、香港第二届紫荆花杯优秀奖、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征文现代诗歌特等奖等30多次。获《关雎爱情诗刊》评论奖后加盟该刊任执行编委。曾任全国黄芽杯诗歌大赛评委、电力杯廉政文学大赛评委、乌药杯诗歌大赛评委、妇女干部论文赛评委。现任《大别山诗刊》特邀评论,《诗原野》顾问兼编委,乌托邦诗社编委,《中国诗界》执行副主编。应邀于2019年7月参加中国诗人艺术家赴俄罗斯参加莱蒙托夫诗歌音乐节暨出席中俄诗歌高峰等论坛系列活动。
    进入诗人主页